12月7日,第四屆中國縣域治理高層論壇在華中師范大學舉行。此次會議主題為“如何實現鄉村治理現代化”,來自全國三十余所知名院所、學術團體的100余名學者代表齊聚桂子山,共同探討鄉村治理現代化。
12月7日,第四屆中國縣域治理高層論壇在華中師范大學舉行。此次會議主題為“如何實現鄉村治理現代化”,來自全國三十余所知名院所、學術團體的100余名學者代表齊聚桂子山,共同探討鄉村治理現代化。
“中國步入新時代,對鄉村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呼喚著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華中師范大學副校長彭雙階教授表示,鄉村治理現代化既是夯實鄉村振興根基、滿足農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也關系到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目標實現。
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姜曉萍教授認為,鄉村社區治理必須堅持自治、法治、德治的“三治”有機統一,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同時要兼顧鄉村自身特點,因地制宜地構建契合中國場域的現代鄉村治理新體系。
清華大學政治學系任劍濤教授認為,鄉村社會發展中要避免幾種“浪漫主義”,在治理中要充分尊重我國實際情況和農民的主體地位,例如不能照搬日本高度精細化的農業農村模式、農村作為國家蓄水池的作用應該重新審視、國家的政策制定后應給予落地等。
尚濃智庫秘書長袁學國博士以“鄉村文化振興的抓手——印跡鄉村文化工程”為題,分享了以鄉愁為紐帶,以推動城鄉居民交流為手段,破解鄉村社區邊緣化、鄉村精神荒漠化、鄉愁情感斷裂、鄉村文化生態破壞等難題的思路和試點。袁學國認為,鄉村文化振興包括鄉村居民精神風貌的改善和鄉村文化產業化兩大主題,需要實施“把城市居民引進來、讓鄉村文化走出去”戰略,實現鄉村文化可持續健康發展。
本次論壇分設4個平行論壇:制度改革與鄉村治理現代化、農民主體與基層民主建設、鄉村振興與農村社會治理、縣域治理與公共服務供給。與會專家學者圍繞“社會治理公正性”“城郊社區治理”“農村準公共產品制度”“民族地區鄉村治理”“自治組織建設”“鄉村社會轉型”“駐村幫扶”等多個具體維度展開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