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綜合遴選。根據地方申報情況,在綜合考慮區域、品種布局基礎上,由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組織專家評審,確定100個縣作為全國性試點,并向社會公布。
各地可參照全國試點情況,自行組織開展地方試點。
三、試點縣工程建設重點任務
(一)培育縣級農產品產業化運營主體
試點縣要依托試點參與企業及農業龍頭企業、合作社、產業協會、信息進村入戶運營商、電商企業等各類組織,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探索財政投資或國有資本參股等方式,整合行業內資源,因地制宜建立健全縣級農產品產業化運營主體(以下簡稱“運營主體”),作為“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的推進主體;建立健全利益聯結機制,加強對運營主體的監管指導,探索訂單生產、參股分紅等多重分配機制,把更多電商發展紅利留給當地農民。
(二)以運營主體為核心打造優質特色農產品供應鏈
1.建設提升農產品生產加工和倉儲物流基礎設施。針對試點農產品,集中打造一批標準化、品牌化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配備生產、加工過程質量管理的智能化設施設備和農產品質量追溯設備,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實施農產品追溯。結合農產品倉儲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統籌現有的縣級農業產業園、示范園或電商孵化園等資源,建設改造具有集中采購和跨區域配送能力的農產品縣級集配中心,作為出村進城的樞紐,配備預冷、低溫分揀加工、冷藏運輸等冷鏈設施設備,有完善的電子商務物流倉儲功能,集中實現網銷農產品商品化處理、品控分揀、打包配送、統配統送等功能。合理規劃和建設農產品產地初加工服務站點,開展農產品分等分級、預冷倉儲、包裝等服務。整合利用快遞物流、郵政、供銷合作社、益農信息社、電商服務站點等現有條件,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提高縣域內冷鏈物流連通率和覆蓋率。
2.構建基于互聯網的供應鏈管理模式。推動運營主體通過互聯網技術和市場化手段,引導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各類主體,以訂單農業等方式有效對接和帶動廣大小農戶,執行統一的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統一生產、統一采購、統一品牌、統一銷售,形成協同高效、利益共享的優質特色農產品供應鏈體系。針對農產品市場運行趨勢和消費需求特點,及時調整優化生產結構和供給節奏,合理制定銷售計劃,精準安排生產經營,生產、開發適銷對路的優質特色農產品及其加工品。
活動通訊 | 尚農智庫參加第二屆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新農村文化年會
2017-12-16
2017年12月16日,第二屆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新農村文化年會在全國政協禮堂召開。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文化管理協會主席周鐵農出席會議。
活動通訊 |《第四產業:來自中國農村的探索》統稿研討會在廣州召開
2017-11-11
2017-10-17
第一期尚農資政廳:2017中國肉雞產業經濟分析研討會會議通知
2017-07-07
2017-06-05
政策速遞 | 六部委共同出臺文件 加快促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發展
2017-10-29
2017-10-26
2017-10-24
2017-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