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延伸加工鏈條,拓展鄉村產業增值增效新空間
提升農產品加工業,立足縣域布局農產品加工產能,延伸農業生產、加工、流通、服務等增值增效鏈條,實現循環增值、梯次增值、全鏈增值。
(六)發展農產品初加工。強化標準引領和技術指南,扶持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發展保鮮、儲藏、分級、包裝等延時類初加工,發展糧變粉、豆變芽、肉變腸、奶變酪、菜變肴、果變汁等食品類初加工,培育一批農業食品融合企業。2021年,制定加快發展農產品初加工的意見,制定促進農業與食品產業融合發展的意見。
(七)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培育一批生產標準、技術集成、管理科學、品牌知名和產業集聚的農產品加工企業以及綜合利用主體,推進多元化開發、多層次利用、多環節增值。2021年,發布農產品加工業分行業10強企業,創建一批全國主食加工業示范企業。
(八)建設農業食品創新平臺。依托具備技術研發能力的地區和機構,建設農業食品創新產業園,力爭搭建一批平臺,形成一套機制,攻克一批技術,轉化一批成果,創制一批裝備,推廣一批先進實用技術。2021年,建設數個中國農業食品創新產業園。建設一批農產品加工技術集成科研基地,完善一批國家農產品加工研發分中心,建立農產品加工業專家指導組等5個鄉村產業專家指導組。
(九)提升農產品加工園區。按照“糧頭食尾”“農頭工尾”要求,引導各類龍頭企業向園區集中,促進原料生產、精深加工、體驗展示、物流配送有機銜接。2021年,發布農產品加工業100強園區以及分行業10強園區,培育一批產值超100億元的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聯合河南省人民政府舉辦第24屆中國農產品加工業投資貿易洽談會。
(十)打造農業全產業鏈。在縣域內打造農業全產業鏈,遴選一批特色鮮明、鏈條健全、聯結緊密、業態豐富、創業活躍的農業全產業鏈,拓展農業增值增效深度和功能價值開發廣度。2021年,公布一批全國農業全產業鏈典型模式和“鏈主”企業,組織召開全國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會。
三、發掘鄉村功能價值,豐富鄉村產業發展新業態
優化鄉村休閑旅游業,發掘農業“產品供給、文化體驗、生態涵養、休閑旅游、健康養生、文創教育、安排就業”等多種功能和鄉村生產、生活、生態等多重價值,強化特色化、差異化、多樣化,開發形式多樣、獨具特色、個性突出的業態和產品,促進鄉村休閑旅游轉型升級。
(十一)打造精品工程。建設一批功能齊全、布局合理、機制完善、帶動力強的休閑農業精品園,推介一批區域特色鮮明、文化底蘊厚重、鄉土氣息濃厚的鄉村休閑旅游精品景點線路,遴選一批天藍、地綠、水凈、安居、樂業的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建設一批資源優勢明顯、產業發展領先、示范作用突出的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
2017-04-12
2017-03-23
政策速遞 | 六部委共同出臺文件 加快促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發展
2017-10-29
2017-10-26
2017-10-24
2017-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