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村(農牧)廳(局、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農村局:
為做好今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以下簡稱“豐收節”)組織實施工作,引導帶動廣大農村地區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營造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濃厚氛圍,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辦好今年豐收節的重大意義
今年是黨的百年華誕,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億萬農民與全國人民同步邁入全面小康社會,三農工作重心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各地要提高政治站位,以“慶豐收、感黨恩”為主題,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慶祝活動,不斷深化實化節慶內容,充分展現三農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的責任擔當,充分展現三農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穩健力量,充分展現傳承發展提升農耕文明的時代價值,充分展現廣大農民群眾的時代風采,帶動億萬農民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堅定不移“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增添發展活力,提振發展信心,凝聚全黨全社會之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二、精心安排鄉村特色節慶活動
(一)組織長江經濟帶11省市聯動慶豐收。支持長江經濟帶11省市分別打造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重點節慶活動,呼應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和長江大保護戰略,展現長江流域千年文脈,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四川德陽、湖南長沙、浙江嘉興分別代表長江上中下游,承擔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指導委員會(以下簡稱“組委會”)層面的三個主場活動。11省市要積極參加智慧農業和數字鄉村最新成果及應用場景展示、“種業振興”希望之種接力、金秋消費季展銷、全國農民文化藝術展演、糧食安全與稻作文化論壇等主場活動。具體事宜另行通知。
(二)引導縣鄉村務實開展節慶活動。各地要堅持農民主體、城鄉共慶,活動重心進一步下沉基層,每個縣重點培育1項特色鮮明、內涵豐富、貼近農民生產生活的節慶活動。要充分結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在促進產銷對接、打造農業品牌、活躍城鄉市場、拉動鄉村產業等方面發揮獨特作用。要深入挖掘悠久厚重的農耕文明,保護豐收節俗多樣性,持續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要吸引更多城鄉居民參與鄉村旅游、農事體驗等節慶活動,構建豐收節公共文化空間,推動城鄉融合發展。
(三)發揮市場力量促進農村消費。組委會將發起豐收節金秋消費季活動,充分調動社會和市場力量,培育節日市場,暢通國內大循環,實現農民增收和消費提質擴容良性循環。各地要用好節慶效應,為市場主體搭建線上線下平臺,組織開展多領域、多層次、多元化的促消費活動,充分挖掘品牌農產品、傳統民俗文化、優良生態環境等優質鄉村資源,提升縣域文旅服務水平,增強農產品上行能力,繁榮縣域商貿、提高流通效率、壯大鄉村產業。
尚濃動態 | 尚濃智庫秘書長袁學國出席2024年貴州藥膳產業發展大會
2024-10-28
10月22日貴州省第二屆“貴藥膳”大賽暨2024年貴州藥膳產業發展大會在貴陽舉行。尚濃智庫秘書長袁學國出席2024年貴州藥膳產業發展大會,做《印跡鄉村與健康生活》專題報告。
2024-03-18
2024年3月14日,珠海(橫琴)食品安全研究院聯合中國林業與環境促進會林下經濟藥食同源辦公室舉辦藥食同源食品開發與品牌孵化座談會。
尚濃動態 | 唐召良副總裁應邀出席諸城市2023年海外留學回國人員項目洽談高峰會
2023-11-21
2023年11月17日,山東諸城市舉辦“珠江融諸 海創龍城”2023年海外留學回國人員項目洽談高峰會,尚濃智庫副總裁唐召良應邀出席。
尚濃動態 | 第二屆ECI國際綠色鄉村(中國·余村)創新論壇將于2023年11月16-18日舉行
2023-11-03
2023-07-27
由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西北大學中國西部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上海(復旦大學)合作發展研究中心、中國農業大學國家鄉村振興研究院和四川大學經濟學院等理事單位發起,西北大學中國西部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和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主辦,西北大學鄉村振興戰略研究中心、西北大學期刊管理中心和永秀智庫協辦的“第二屆西部鄉村振興論壇”于7月22日—23日在西安市成功舉行。
2022-03-06
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文字摘要),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過去一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
政策速遞 | 科技部印發《關于促進新型研發機構發展的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9-09-20
政策速遞 | 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中國農業銀行辦公室關于金融支持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建設的通知
2019-09-10
為全面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加快推進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建設,促進鄉村文化和旅游產業提質升級,文化和旅游部印發《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中國農業銀行辦公室關于金融支持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建設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政策速遞 |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工作的通知》(農辦計財[2019]54號)文件發布
2019-08-09
2019-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