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落實2021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安排做好
第一屆印跡鄉村創意設計大賽工作的函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村(農牧)廳(局、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農村局:
根據《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21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有關工作的通知》(農辦市〔2021〕11號),我中心負責第一屆印跡鄉村創意設計大賽的組織工作。本屆大賽主題是“發掘農耕文化印跡 設計未來美好生活”,分為鄉村室外公共環境設計、鄉村室內公共環境設計、鄉村產品設計與包裝、鄉村數字創意設計等四個單元。我們將于2021年10月10—12日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辦總預選賽,11月5—7日在昆山市舉辦總決賽。為了做好大賽工作,現將有關事項函告如下:
一、積極組織省級賽事
根據《第一屆印跡鄉村創意設計大賽方案》(附件一)和《印跡鄉村創意設計大賽賽制(暫行)》(附件二),在2021年農民豐收節期間積極與組委會組織省級賽事,具體事宜請關注“印跡鄉村”微信公眾號。
二、推薦優秀作品參賽
按照《第一屆印跡鄉村創意設計大賽方案》的要求,組織本省(區、市)優秀作品通過大賽官網(ds.sthink.org或www.yjxc.org.cn)報名參賽,提交截止時間為2021年9月15日。
三、協助推薦評選專家
為了保證公平公正,大賽設立了專家委員會和評選專家庫。請協助推薦本省(區、市)優秀設計領域專家、鄉村文化專家、產業與投資專家、三農政策專家等入庫。所推薦專家須通過大賽官網(http://ds.sthink.org/dszj)填寫個人信息,經秘書處審核可以納入專家庫。
四、參加總預選賽和總決賽活動
舉辦總預選賽、總決賽期間,將同步組織鄉村創意設計作(產)品展、主題沙龍、專題研討等活動。組委會將邀請各省(區、市)組織有關人員和機構參與。
請貴單位確定一名聯絡員,盡快推進相關工作,并及時將聯絡員報送給袁斐同志(聯系電話:13121103300)。中心協調、作品征集和專家庫建設聯系人:郭金秀、韓嘉儀010-66115904;賽事組織與活動聯系人:劉萍萍13701119729,余榮軍18610989357。
附件:1.第一屆印跡鄉村創意設計大賽方案
2.印跡鄉村創意設計大賽賽制(暫行)
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
2021年8月17日
附件1
第一屆印跡鄉村創意設計大賽方案
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在中國農民豐收節“印跡鄉村豐收之旅”活動基礎上,組織開展“第一屆印跡鄉村創意設計大賽”,倡導鄉村文化主題的創意設計,弘揚優秀農耕文化,美化鄉村人文環境,提升產業價值空間,為鄉村建設注入新動能。
一、大賽目的
(一)以創意設計大賽促進挖掘、繼承創新優秀傳統鄉土文化。鄉土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根柢。通過大賽,引導廣大文化創意設計人員挖掘優秀傳統鄉土文化,激發鄉村文創熱情,推動鄉村文化與現代生活融合,賦予中華農耕文明新的時代內涵。
(二)以創意設計大賽促進宜居宜業鄉村建設。鄉村建設,既要塑形,又要鑄魂;既要保留特色風貌,又要著眼未來發展。通過大賽,引導廣大文化創意設計人員創新鄉村環境設計理念,設計好作品,推進留得住鄉愁的宜居宜業鄉村建設。
(三)以創意設計大賽促進現代鄉村產業提質增效。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要以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路徑。通過大賽,引導廣大文化創意設計人員,面向城鄉居民需求,創新鄉村新產品、新服務、新品味,提升價值鏈、優化產業鏈,推動文化創意、休閑旅游、數字經濟與農業產業融合發展。
(四)以創意設計大賽鼓勵各類人才支持鄉村建設行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引導城鄉要素雙向流動。舉辦大賽,既要通過創意設計展現鄉村之美,增進城市居民鄉愁情感,又發揮交流平臺作用,集聚各類優秀人才支持鄉村建設行動。
二、大賽名稱和主題
(一)名稱:第一屆印跡鄉村創意設計大賽
(二)主題:發掘農耕文化印跡 設計未來美好生活
三、組織機構
(一)主辦方
本屆大賽接受農業農村部等部門的指導。賽事活動由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尚農智庫(北京)經濟咨詢有限公司、地方政府等聯合主辦。中國農林高校設計藝術聯盟是本屆大賽的重要學術支持機構之一。
(二)組織機構
大賽主辦單位聯合有關機構、特邀專家組成“第一屆印跡鄉村創意設計大賽組委會”,作為工作專班協調大賽相關事宜。
組委會下設秘書處,負責大賽日常工作。印跡鄉村(北京)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作為組委會唯一執行機構,承擔大賽秘書處和賽事管理運營工作。
(三)專家委員會
大賽組委會邀請鄉村文化、創意設計、產業發展等相關領域的權威專家組建大賽專家委員會,指導賽制設計、開展參賽作品評審。專家選擇不僅要體現專業水平,而且要體現道德水準,嚴肅評審紀律,保證公平公正地評選。
四、大賽內容與要求
(一)大賽內容
本屆大賽圍繞鄉村建設行動的現實需求,突出農業文化遺產、鄉村非遺、田園景觀等農耕文化為素材的創意設計作品,通過賽事評選引導各類創意設計工作者和機構關注、參與鄉村建設行動。本屆參賽作品按照環境設計和產品設計兩大類,分四個單元進行評選。
單元一:鄉村室外公共環境設計(落地或新創)
本單元針對鄉村建設中所涉及的室外公共空間所做的創意設計作品,包括已經落地實施(建設完成時間不早于2020年)和新創作還沒有落地實施的作品。
1.內容
——鄉村社區設計。按照鄉村宜居宜業要求,綜合社區功能、景觀、文化需求,體現鄉村生產、生活、生態的統一。
——傳統村落設計。按照文化傳承與保護的要求,推進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融合,實現傳統村落可持續發展。
——鄉村景區設計。按照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要求,強調生產發展、文化傳承與旅游開發的統一。突出農業文化遺產地景觀設計。
2.參賽作品展現形式
——環境設計圖紙及說明(必須提供)。
——環境設計模型(選擇性提供)。
——實景照片或視頻(已經實施建成的,必須提供)。
單元二:鄉村室內公共環境設計(落地或新創)
本單元針對具有鄉村風格的室內公共空間所做的創意設計作品,包括已經落地實施(建設完成時間不早于2020年)和新創作還沒有落地實施的作品。
1.內容
——鄉村博物館設計。包括各類農業博物館、村史館、民俗館等具有鄉村文化展示功能的室內公共空間設計。
——鄉村主題民宿設計。包括體現鄉村文化主題的民宿設計作品,應用場景可以是農村民宿,也可以是城市民宿。
——鄉村主題餐飲空間設計。包括體現鄉村文化主題的餐廳、酒吧、茶館、咖啡廳等具有餐飲功能的公共空間設計作品,應用場景可以是農村,也可以是城市。
2.參賽作品展現形式
——環境設計圖紙及說明(必須提供)。
——環境設計模型(選擇性提供)。
——實景照片或視頻(已經實施建成的,必須提供)。
單元三:鄉村產品設計與包裝(新創)
本單元針對具有鄉村文化特點的消費品及其包裝的設計作品,要求具有實物形態。
1.內容
——食品設計與包裝。面向消費者的食用農產品和食品設計與包裝。
——生活用品設計與包裝。利用鄉村元素(原料和文化意象)創作的生活用品設計與包裝,包括家具、服飾、器具等(如餐具、茶具、酒具、首飾、箱包、洗漱用品、化妝品、鞋帽等)。
2.參賽作品展現形式
——樣品及說明(必須提供)。
——應用場景照片與視頻(選擇性提供)。
單元四:鄉村數字創意設計(落地或新創)
本單元針對在數字媒體終端(計算機、電視、投影、手機、平板、戶外電子屏等)展示鄉村文化內容的創意設計作品,通過現代科技與藝術的融合創造出新的視覺、聽覺等感官體驗。(已經落地的作品不早于2020年)
1.內容
——鄉村數字廣告設計。主要包括針對鄉村產品和服務所做的數字媒體廣告設計。
——鄉村虛擬空間設計。主要用于數字信息終端的鄉村虛擬公共空間設計,包括虛擬鄉村博物館、虛擬景區、虛擬農事體驗館等等。
2.參賽作品展現形式
——圖片、音視頻或軟件,以及作品說明(必須提供)。
——應用場景照片或視頻(選擇性提供)。
(二)評選維度
專家委員會依據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本著文化性、美觀性、創新性、實用性、市場性等方面對投稿作品進行評選,并產生相應獎項。
1.文化性。參賽作品要突出鄉村文化特色,彰顯不同區域文化內涵,體現與城市文明的對接。
2.美觀性。參賽作品裝飾與造型美觀,藝術特色鮮明,兼具歷史元素與現代時尚,體現未來發展的方向。
3.創新性。參賽作品具有原創性,融入鮮明的創新理念,具有一定高度的設計立意和技術含量。
4.實用性。參賽作品不僅有藝術表達和文化內涵,而且符合城鄉居民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具有突出的實用價值,要用最小的成本為老百姓創造最大的實惠。
5.市場性。參賽作品要充分考慮市場應用場景和落地轉化的可行性,能夠產生較高的經濟效益。
(三)參賽人員
本次大賽體現高度的開放性和融合性,強調各種理念的碰撞和融合。參賽人員分為高校師生和社會人員兩類:
1.高校組。各大院校設計專業教師和學生。在校大學生參賽須列明指導老師。
2.社會組。包括創意設計機構的創意設計專業人員,從事文創產品開發和生產的機構,對文創產品開發、IP原創開發有志趣的社會各界人士。
(四)參賽作品要求
1.作品與項目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符合公序良俗,符合大眾審美取向,不能有低級趣味、嘩眾取寵等問題,絕對不能出政治問題。
2.作品創作元素與鄉村文化相關聯,圍繞農業文化遺產、鄉村非遺、鄉村建筑、景觀、歷史遺跡、鄉村習俗、鄉村紅色文化等進行創意創作。使用被國家認定的物質或非物質遺產、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中國傳統村落等文化元素進行創作的作品,需要說明。
3.參賽作品為參賽者創作的作品,知識產權清晰,承諾不存在知識產權、肖像權等法律糾紛。參賽者對其新創作品擁有完全的知識產權;對已經轉化落地的作品擁有署名權,并征得產權單位同意。
4.大賽組委會擁有對參賽作品進行公開展示、結集出版及其他形式的非商業用途推廣、宣傳、展覽等權利。對獲獎新創作品,大賽組委會擁有優先組織知識產權轉讓、授權等成果轉化的權利。
(五)參賽程序
1.參賽者須在各單元報名日期內登錄“印跡鄉村創意設計大賽”(www.yjxc.org.cn)注冊。
2.參賽者從官網下載參賽申報書(不同單元要求不同),按要求填寫,法人單位需要加蓋公章,個人需要簽字后,上傳至網站。
3.經政府部門、所在單位、社會組織等推薦的作品,需加蓋推薦單位公章。
4.在舉辦大賽活動之前,根據各地政府的要求,可先期組織區域性預賽活動,選出的優秀作品或項目參加決賽。沒有參加預賽的也可以直接參加決賽。
5.評審過程中,需要創作者答辯或說明的,創作者必須按照規定時間到達現場或遠程參加評審活動。
6.評審過程中,實物作品一般要運抵現場供評委鑒賞,并參加大賽舉辦的對外展覽。
(六)獎項設置
1.作品獎。大賽決賽作品獎項按照參賽單元設置,根據每個單元參賽作品數量,分別設置一等獎1個、二等獎2—5個、三等獎5—10個、優秀獎若干。大賽設特等獎1項,從各單元一等獎作品中評選,獲得特等獎的類別遞補一等獎。由大賽組委會頒發證書和獎金。
參照決賽設置分區預賽單元、評選規則和獎項,根據需要適當增減內容和獎項。由大賽組委會頒發證書和獎金。
2.組織獎。設“優秀組織單位”若干,表彰積極組織推薦參賽作品的單位。由大賽組委會頒發證書。
五、賽事組織實施
(一)進度安排
1.大賽啟動(2021年4月)
由大賽組委會在北京組織召開“第一屆印跡鄉村文化創意大賽啟動會”,通過權威媒體發布大賽內容、安排、規則、要求等。
2.作品征集(2021年4—9月)
作品通過地方農業農村部門、設計領域學術團體或行業協會等單位征集,符合要求的廣大創意設計人員可通過大賽官網自行報名參加。參賽人員或機構請關注大賽官網(ds.sthink.org)公告,準確了解分區預賽和總決賽的作品提交截止時間。
3.預賽活動(2021年5—9月)
大賽組委會根據地方政府的需求,按照大賽統一的賽制規則,策劃組織分區預賽。分區預賽內容可根據舉辦地特色在四個單元中選擇部分內容組織賽事。預賽名稱為“第一屆印跡鄉村創意設計大賽XX賽”。“XX”為承辦地名稱。
在大賽官網報名提交作品后,作者可參加多場分區預賽,獲得多個中獎機會。
4.總決賽(2021年9—10月)
決賽活動由賽事和全國鄉村創意設計作品展組成。包括以下內容:
(1)開幕式。可以與中國農民豐收節相結合。邀請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等部門領導、學者、設計大咖、產業界代表參加。
(2)決賽評審。由專家委員會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對投稿作品進行評選,并產生相應獎項。
(3)全國鄉村創意設計作品展。可以組織創意設計作品、文創產品展覽、推介、交易。也可以結合服飾設計,組織時裝秀。
(4)頒獎會。邀請領導、專家和行業領袖為獲獎者頒獎。可組織電視或網絡直播。
5.推廣與轉化(2021年10—12月)
(1)邀請文創作品需求方參加大賽,促成獲獎作品現場轉化。
(2)在權威媒體和新興媒體對獲獎作品進行集中展示。
(3)建立參賽作品與項目對接服務平臺,幫助參賽者常年轉化文創成果。
(二)經費來源
1.大賽經費來源兩部分:一是地方政府承辦預賽、決賽活動所提供的經費;二是企事業單位提供的公益贊助經費。
2.大賽活動經費的提供與作品評獎無關,切實保證評獎的公正性和權威性。
3.參賽作品設計者不能贊助大賽活動。
六、大賽成果
組委會將組織編印《印跡鄉村創意設計大賽作品集》,拍攝《印跡鄉村》紀錄片等,并組織獲獎作品參加大型綜合性展覽活動。
附件2
印跡鄉村創意設計大賽賽制(暫行)
第一條 為完善印跡鄉村創意設計大賽賽制,實現大賽組織的規范化、科學化、專業化,根據《印跡鄉村創意設計大賽章程》制定預決賽賽制。
第二條 大賽按照“預賽+總決賽”的方式組織。預賽分為初賽和分區賽兩部分。每屆大賽預賽必須在總決賽舉辦日期30天前完成。
第三條 初賽是指由地、縣級政府或專業機構承辦組織的,以圍繞承辦方鄉村振興需求征集創意設計服務為主要目的的賽事活動。
(一)初賽由承辦方提出申請,印跡鄉村創意設計大賽組委會秘書處(簡稱“秘書處”)同意后,按照大賽章程和每屆大賽總體方案要求自行組織。
(二)初賽文件(方案、通知等)通過大賽官網集中發布,參賽人員須通過大賽官網報名參賽。
(三)初賽承辦方自行選擇線上、線下、現場答辯等評選形式。
(四)初賽承辦方可推薦當地專家進入統一的評選專家庫,由組委會秘書處確認后參與評選工作。
(五)大賽組委會秘書處可派工作人員到初賽現場監督評選過程,并接受違規實名舉報。如果實名舉報的違規事項得到核實,組委會秘書處將對初賽評選結果不予認可。
(六)初賽獲獎作品證書由大賽組委會統一印制。獲獎作品多人創作的,證書最多載明4個創作人員;有指導老師的,證書最多載明2名指導老師。
(七)初賽獲獎作品獎金或獎品由承辦方自行確定。
(八)初賽參賽作品(包括未獲獎作品)都可參加所在區域分區賽(省賽)。初賽地所在區域沒有設分區賽(省賽)的,初賽參賽作品須經大賽組委會秘書處組織的總預選賽入圍總決賽。
(九)初賽結束后,須在15個工作日之內向大賽組委會秘書處提交總結報告。
第四條 分區賽主要以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劃分賽區。省級農業農村部門自主決定是否組織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分區賽。
(一)分區賽由承辦方經省級農業農村部門同意后提出申請,大賽組委會秘書處批準后,按照大賽章程和每屆大賽總體方案要求自行組織。
(二)分區賽獎項數量設置,由大賽組委會秘書處按照總決賽入圍作品量和分區賽參賽作品量分配指標。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是第i個省(區、市)總決賽入圍作品數量上限。Q是總決賽入圍作品總量。是第i省(區、市)的常住人口數量;P是全國人口總量。是大于1的控制系數。本屆大賽舉辦省級賽的省份少于10個時,取值2;舉辦省級賽數量11-20個時,取值1.5;舉辦省級賽數量大于20個時,取值1。
根據《印跡鄉村創意設計大賽章程》,省級賽一二三等獎數量(入圍總決賽數量)不得超過省級賽入圍作品數量(Ji)的25%。
第i個省(區、市)總決賽入圍作品數量,即省級賽一二三等獎數量Ai同時滿足, 。
(三)分區賽文件(方案、通知等)通過大賽官網集中發布,參賽人員須通過大賽官網報名參賽。本省(區、市)初賽參賽作品全部參加本賽區大賽。
(四)分區賽承辦方自行選擇線上、線下、現場答辯等評選形式。
(五)分區賽承辦方可推薦當地專家進入統一評選專家庫,由組委會秘書處確認后參與評選工作。
(六)大賽組委會秘書處可派工作人員到分區賽現場監督評選過程,并接受違規實名舉報。如果實名舉報的違規事項得到核實,組委會秘書處將對分區賽評選結果不予認可。
(七)分區賽獲獎作品證書由大賽組委會統一印制。獲獎作品多人創作的,證書最多載明4個創作人員;有指導老師的,證書最多載明2名指導老師。
(八)分區賽獲獎作品獎金或獎品由承辦方自行確定。
(九)分區賽一二三等獲獎作品直接入圍總決賽;由省級農業農村部門以正式函件方式報送大賽組委會秘書處。
(十)分區賽結束后,承辦方須在15個工作日之內向大賽組委會秘書處提交總結報告。
第五條 總決賽由大賽組委會秘書處直接組織。總決賽的評選由初評、公示、終評和專家委員會審議等環節組成。
(一)初評。未參加分區賽的作品須經總預選賽(初評)入圍總決賽。由秘書處從評選專家庫中隨機抽取專家,每個單元專家不得少于5人。其中:創意設計領域專家不少于3人,產業專家不少于1人,投資專家不少于1人。打分采用百分制計分方法,所有專家評委打分計算平均分并保留2位小數,為該作品最終得分,并以此確定總決賽入圍作品。
(二)入圍公示。總決賽入圍作品名單將在大賽官網及微信平臺公示一周。如發現非原創作品或存在知識產權糾紛等問題,經秘書處核實后取消其參賽資格。
(三)實物或手板或 3D 源文件制作。由入圍作品的設計者自行制作實物作品或手板模型或3D源文件提交參加決賽。對不予配合提供實物或手板模型或3D源文件的,取消入圍資格。
(四)終評。對四類主題單元入圍作品圖版、實物作品、手板模型和3D源文件進行評選。由秘書處從評選專家庫中隨機抽取專家,分四個單元分別組織現場評選。采用投票評的辦法(票數相同的,按照初步評選分數高低確定次序),評選出各單元獲獎建議作品。
(五)審議。專家委員會對大賽獲獎建議作品進行綜合評議,最終評選出特等獎和各單元獎獲獎作品。專家委員會從獎項建議中評選出特等獎,或否決建議獲獎作品的,按照各單元評選結果順序依次遞補。
(六)公布。獲獎作品名單評選結束后,在評選現場公布獲獎結果,并舉辦頒獎活動。同時在大賽官網和有關媒體正式公布獲獎作品。
第六條 總決賽承辦方一般是地方政府。具體步驟如下:
(一)申辦方向大賽組委會提出申請,自愿承擔大賽組織的有關費用。
(二)組委會秘書處與申辦方溝通、實地考察,并提出總決賽組織框架方案。
(三)組委會召開會議審議并批準總決賽舉辦地和框架方案。
(四)組委會復函同意申辦方承辦總決賽。
(五)承辦方推薦代表進入本屆大賽組委會,并派專人進入秘書處組成工作專班籌備大賽活動。
(六)印跡鄉村(北京)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策劃總決賽方案,報秘書處批準。總決賽活動內容一般包括大賽創意設計作品展(或鄉村創意產品展)、作品專家評選與頒獎、鄉村創意設計高峰會議等內容,可根據承辦方需求拓展活動內容。
(七)組委會秘書處組織召開總決賽發布新聞會。
(八)在組委會秘書處領導下,印跡鄉村(北京)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有關執行單位籌備、組織總決賽有關活動。
(九)秘書處向組委會提交大賽總結報告。
第七條 本賽制由秘書處負責解釋。
活動通訊 | 尚農智庫參加第二屆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新農村文化年會
2017-12-16
2017年12月16日,第二屆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新農村文化年會在全國政協禮堂召開。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文化管理協會主席周鐵農出席會議。
活動通訊 |《第四產業:來自中國農村的探索》統稿研討會在廣州召開
2017-11-11
2017-10-17
第一期尚農資政廳:2017中國肉雞產業經濟分析研討會會議通知
2017-07-07
2017-06-05
政策速遞 | 六部委共同出臺文件 加快促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發展
2017-10-29
2017-10-26
2017-10-24
2017-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