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完善消費基礎設施。圍繞產業轉型升級和居民消費升級需求,改善縣城消費環境。改造提升百貨商場、大型賣場、特色商業街,發展新型消費集聚區。完善消費服務中心、公共交通站點、智能引導系統、安全保障設施,配置電子商務硬件設施及軟件系統,建設展示交易公用空間。完善游客服務中心、旅游道路、旅游廁所等配套設施。 (十三)強化職業技能培訓。大規模開展面向農民工特別是困難農民工的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其技能素質和穩定就業能力。統籌發揮企業、職業學校、技工學校作用,聚焦新職業新工種和緊缺崗位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與市場需求契合度。推動公共實訓基地共建共享,建設職業技能培訓線上平臺。落實好培訓補貼政策,暢通培訓補貼直達企業和培訓者渠道。 四、完善市政設施體系,夯實縣城運行基礎支撐 (十四)完善市政交通設施。完善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健全配套交通管理設施和交通安全設施。建設以配建停車場為主、路外公共停車場為輔、路內停車為補充的停車系統。優化公共充換電設施建設布局,加快建設充電樁。完善公路客運站服務功能,加強公路客運站土地綜合開發利用。建設公共交通場站,優化公交站點布設。 (十五)暢通對外連接通道。提高縣城與周邊大中城市互聯互通水平,擴大干線鐵路、高速公路、國省干線公路等覆蓋面。推進縣城市政道路與干線公路高效銜接,有序開展干線公路過境段、進出城瓶頸路段升級改造。支持有需要的縣城開通與周邊城市的城際公交,開展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引導有條件的大城市軌道交通適當向周邊縣城延伸。 (十六)健全防洪排澇設施。堅持防御外洪與治理內澇并重,逐步消除嚴重易澇積水區段。實施排水管網和泵站建設改造,修復破損和功能失效設施。建設排澇通道,整治河道、湖塘、排洪溝、道路邊溝,確保與管網排水能力相匹配。推進雨水源頭減排,增強地面滲水能力。完善堤線布置和河流護岸工程,合理建設截洪溝等設施,降低外洪入城風險。 (十七)增強防災減災能力。健全災害監測體系,提高預警預報水平。采取搬遷避讓和工程治理等手段,防治泥石流、崩塌、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提高建筑抗災能力,開展重要建筑抗震鑒定及加固改造。推進公共建筑消防設施達標建設,規劃布局消防栓、蓄水池、微型消防站等配套設施。合理布局應急避難場所,強化體育場館等公共建筑應急避難功能。完善供水、供電、通信等城市生命線備用設施,加強應急救災和搶險救援能力建設。 (十八)加強老化管網改造。全面推進老化燃氣管道更新改造,重點改造不符合標準規范、存在安全隱患的燃氣管道、燃氣場站、居民戶內設施及監測設施。改造水質不能穩定達標水廠及老舊破損供水管網。推進老化供熱管道更新改造,提高北方地區縣城集中供暖比例。開展電網升級改造,推動必要的路面電網及通信網架空線入地。
政策速遞 |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印發《2020年農業農村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點》的通知
2020-05-14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要求,做好2020年農業農村信息化重點工作。
政策速遞 |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開展“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試點工作的通知
2020-05-10
為貫徹落實文件部署要求,農業農村部決定開展“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試點工作,并制定了《“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試點工作方案》。
政策速遞 |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
2020-04-11
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是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市場體系的內在要求,是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內容。
2020-05-14
2019年,農業農村部遴選確定了24個農民合作社典型案例并結集出版推介,供廣大農民合作社學習借鑒,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為切實貫徹落實中央關于突出抓好和重點培育農民合作社發展的部署,發揮好典型案例對農民合作社的示范帶動效應,現征集第二批全國農民合作社典型案例。
2020-03-14
為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按照農業農村部做好2020年農業農村工作的總體部署和要求,就做好2020年農業農村政策與改革相關重點工作通知如下。
政策速遞 | 六部委共同出臺文件 加快促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發展
2017-10-29
2017-10-26
2017-10-24
2017-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