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堅持構建項目的深厚理論基礎和科學方法論體系。
從營商環境到宜商環境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就是具備深厚的理論基礎和科學的方法論。首先是項目指標設計的理論基礎。具有豐富的經濟學、法學、行政管理、數理統計以及財務稅收、生態環保、國際貿易等專業理論基礎。發展經濟學、制度經濟學、公共利益理論、公共選擇理論。科斯、布坎南、斯蒂格勒、阿羅、保羅、羅黙等諾獎大師的思想和近年來核心期刊的文獻,是每一項指標設計背后的理論基石。光是宜商環境項目說明就引用了100多篇文獻,且這些文獻理論都對項目實踐有指導價值。反觀我國,基礎理論研究非常薄弱,鮮有創新。深刻性、實踐性、科學性都有不小差距。有學者統計,在核心期刊上,截至2021年5月,與營商環境密切相關,引用量為30,下載量為100的文獻,僅有74篇(見李媛媛文章。中央黨校)。且不少文獻討論缺乏針對性。缺少扎實的理論基礎,就很難設計中國特色的宜商環境評估體系標準,很難有科學的理論和方法論指導制度改革。這方面一直是短板,創新首先是思維創新、理論創新,才能引領制度創新。我國高校、機關、社會智庫、企業等不缺少人才,但缺少鼓勵創新的制度環境與合作機制,需要大力改進和積極探索。
其次是科學的方法論。宜商環境項目評估體系力求可量化、可比較、可競爭和改進。高度重視系統方法、平衡方法、可驗證方法。把對法律監管制度的文本評估指標與執行情況的指標和實際效果有機結合,把政府監管同公共服務有機結合,把個案分析與調查統計有機結合,把專家咨詢同企業調查有機結合,把大數據收集同案頭驗證、統計數據驗證有機結合,把政府監管、公共服務同綜合實施的整體效率有機結合。特別是分工協作上,為保證評估的客觀公正性,BEE把人員分為三個團隊,咨詢團隊、核驗團體隊、打分團隊,彼此相對獨立。咨詢團隊負責提供相關咨詢服務、核驗團隊對評估對象的數據進行核驗,打分團隊不同評估對象接觸,只管打分,以數據和專家答案為依據。(見上海華東政法大學羅培新教授文章)。這些做法和經驗都值得學習。
此外,宜商環境評估將更加注重最佳實踐,前沿水平,注重評估結果與前沿水平的比較分析,以實際推動制度改革為目標。把企業的感受放在突出重要位置,把宜商環境中企業經營的便利性,政府監管與公共服務二大支柱結合實際效果作為落腳點。宜商環境評估明確提出要盡力避免對總分排名的夸大宣傳與炒作。
加大基礎理論研究力度,加大科學方法論的應用,對于我國宜商環境評估的國際對接,建立國內宜商環境評價創新體系都有重要現實意義。
活動通訊 | 《創新政府購買服務試點和農業生產托管監測分析》項目啟動
2018-09-02
2018年9月2日農業農村部《創新政府購買服務試點和農業生產托管監測分析》項目啟動會在中國農業大學東校區召開。
活動通訊 | 六次產業與鄉村振興研討會暨《第四產業:來自中國農村的探索》新書發布會在北京隆重舉行
2018-08-06
六次產業與鄉村振興研討會暨《第四產業:來自中國農村的探索》新書發布會于2018年8月5日在北京職工之家隆重舉行。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工商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等學術機構,科技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農高區等政府部門,涉農企業、行業協會等領域的專家、學者、行政和企業管理人員40多人參加了會議。
政策速遞 | 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優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績效若干措施的通知”
2018-07-26
活動通訊 | “六次產業與鄉村振興研討會”將于2018年8月5日在北京舉辦
2018-07-25
活動通訊 | 第五屆農業大數據論壇在泰安召開 ——尚濃智庫發布《第四產業:來自中國農村的探索》
2018-07-16
在第五屆農業大數據論壇上,尚農智庫秘書長袁學國研究員在成果發布環節介紹了剛剛出版的《第四產業:來自中國農村的探索》一書。
政策速遞 | 六部委共同出臺文件 加快促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發展
2017-10-29
2017-10-26
2017-10-24
2017-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