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農業大學的米慶華教授在報告中指出,三農問題的核心在于產業振興,產業振興是實現其他目標的基礎所在。產業振興的關鍵,在于人才的培養。應從產業人才與治理人才兩個方面著手。在這方面,高校應該有擔當,立足農業農村培養人才。他指出山東農業大學的農村定向生產力為鄉村振興貢獻人才智慧。另外,從國家到省份應該出臺相應的配套政策,高校+職業院校,以短期培訓、繼續教育、函授課程的方式對農村人才供給發揮作用。目前高校應注重復合型人才培養,針對鄉村振興制定培養方案;就近培訓,直接服務周邊產業發展;同時發揮政府事業單位的推廣作用。
光合新興產業集團總裁王明榮博士指出,鄉村振興戰略目的是解決經濟洼地、價值洼地的問題,著眼點包括產業、人才、制度三個方面。技術經濟、數據經濟、土地經濟是產業三層面。數據經濟倒推生產資料的籌建與配置,正推營銷方法。在落地實施上,應保障以產業主體為主的經營主體的流通性,可以從城鄉結合部有產業特點的地方入手研究,包括經營、金融等模式。發展農業工業園等綜合體,發展有條件的地方的作為示范區,起到模范帶頭作用。
在會議的學術研討環節,中國農業大學經管學院教授張正河對全國各地發展條件進行了對比分析,并以不同區域的特色經濟為例,做了可資借鑒的案例分享,為鄉鎮振興發展提供了可以復制借鑒的模板。江南大學的張梁、謝正軍教授分別從自身行業出發,分享了如何依托產業為鄉村振興鋪設發展道路。中國農村科技雜志社社長王強指出目前空心村提供了更加集聚的農業生產資源,應倡導新型農民進入農村,制度先行,實驗創新,變革管理嚴重滯后的現狀。
中國城郊經濟研究會副秘書長鄭曉晨提出,目前農民對于國家政策的了解非常不充足,縣、市、省三級對于國家政策的宣貫非常不到位。專家應該利用自己的宣傳優勢,及時詳盡的把有利于農民的政策對鄉鎮給予解讀,把具體有效的經驗真正分享給農民。
據悉,尚濃智庫將凝聚諸多專家智慧進一步研討鄉村振興的有關議題,為政府和社會推進鄉村振興貢獻智庫力量。
鄉村振興,落地在農民,凝智需聯動。把農民的利益與幸福做為切身之要,整合政府、學界、企業的智慧與力量,打通產業振興的各要害關節,為實現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尚濃智庫愿意一直貢獻頂尖智庫的力量。
原文鏈接:
中國科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