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十二五”開始,國家啟動了科技計劃管理改革。《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國發〔2014〕64號)中有一段話:“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完善資金鏈,統籌銜接基礎研究、應用開發、成果轉化、產業發展等各環節工作,更加主動有效地服務于經濟結構調整和提質增效升級,建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型經濟”。
有一天午餐的時候,一位領導問我什么是“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完善資金鏈”。我說聽起來像繞口令。后來我就不時地思考這個問題。
專家、學者會用很深奧的語言來談產業鏈。我從最原始的認識來談產業鏈,就是產品生產的供銷鏈條,生產的前段是供應鏈,后端是銷售鏈。產業鏈可大可小、可長可短,視談論的問題而定。例如汽車產業鏈條就非常大、非常的長,可以追溯到鐵礦石的生產。而白菜的產業鏈就很小、很短。當然,產業鏈的長短、大小是隨著技術創新、產品創新而改變的。政府研究產業鏈的目的是搞好產業布局,發揮規模經濟。
創新鏈是指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關鍵技術研究、技術集成、技術示范與轉化、技術推廣應用等創新環節。當然,現在也有很多的學者認為創新不是線性的,創新鏈的說法有問題。不過,現在人們用創新鏈概念的還是很多,。我所說的是官方的說法,不是學者的理論。
那么,什么是“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完善資金鏈”呢?如果從字面的意思來講,可以理解為針對產業鏈條上的技術薄弱環節來重點攻關,或者是為了提升整個產業鏈的競爭力,進行全鏈條技術創新布局。這樣的理解應該是合理的。但是,有人要求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全產業鏈、創新鏈設計重點專項,并且要求每個項目都是從全產業鏈、創新鏈設計。我覺得這是值得商榷的。
產業鏈競爭力首先體現在每個環節的專業化水平,其次是他們之間的整合水平(相互配合的效率)。一個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不專、不精,技術水平不高,就想整合出一條高水平的產業鏈是不可能的。就像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一樣,大部分是整合了一些烏合之眾。從創新鏈來看也是如此。有些大學在某些基礎研究領域有優勢,但是在技術創新領域并不突出。有些領導希望這些搞基礎研究的也來做技術研究,甚至是轉化、推廣,結果是基礎研究水平下降了,技術研究也不適應市場需求,兩邊不討好。對于科技創新來講,持續的專注于一個問題的研究是創新取得突破的最為重要的保障。
“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完善資金鏈”是新的理念,肯定是好的、具有前瞻性的。但是好的理念不一定就有好的效果。這就象高科技不一定能夠賺錢是一個道理。中國需要產業鏈整合、創新鏈整合,但更需要扎扎實實的專業化生產、專業化研究。2013年國家財政科學技術支出6184.9億元,科學家和工程師3百多萬,人均近20萬元國家財政經費。但是分配極不均衡,例如全國2千多所高校,人均科研經費超過5萬元的高校占比不超過3%。如果國家財政科技經費拿出一半對所有科研人員進行普惠的連續的支持,我國的科技創新能力將會有跨越式的突破。
2021-02-01
2021年01月31日,尚濃智庫年會在山東省濟南市以線上方式召開。本次會議由2020年輪值主席單位——山東省現代農業農村發展研究中心召集主辦。
政策速遞 | 科技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第九批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的通知
2020-12-25
為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按照《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理辦法》《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規劃(2018—2025年)》相關要求,科技部開展了第九批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工作。
2020-11-21
2020年11月21日,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委書記葛永宏帶隊來北京與尚濃智庫進行合作會談。
尚濃動態 | 袁學國秘書長應邀出席2020中國·魚臺(北京)投資環境推介會暨魚臺發展論壇并作主旨演講
2020-11-16
2020年11月14日,2020中國·魚臺(北京)投資環境推介會暨魚臺發展論壇在北京貴都大酒店舉行。袁學國秘書長應邀出席2020中國·魚臺(北京)投資環境推介會暨魚臺發展論壇并作主旨演講
2020-11-14
11月8日至10日,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黨組書記、副主任賈廣東帶隊到魚臺縣和嘉祥縣實地考察了農業生產托管模式、土地股份合作、龍頭企業發展等情況,并分別在魚臺和嘉祥縣召開了座談會,尚濃智庫秘書長袁學國研究員參加了調研活動。
政策速遞 | 六部委共同出臺文件 加快促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發展
2017-10-29
2017-10-26
2017-10-24
2017-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