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農智庫秘書長袁學國博士應邀為“儋州市選派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培訓班”講授第一節課,以“發展六次產業,振興鄉村經濟”為題。內容包括:鄉村振興的基本問題、鄉村振興的切入點、打造鄉村振興的樣板、以六次產業理論為指導設計業態、連鎖的本地化策略。
為切實提高鄉村振興工作隊政策理論水平、履職本領和服務能力,海南省儋州市委組織部于2019年2月19-21日舉辦“儋州市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培訓班”,儋州市駐村、駐鄉干部600多人參加了培訓。尚農智庫秘書長袁學國博士應邀以“發展六次產業,振興鄉村經濟”為題講授第一節課。內容包括:鄉村振興的基本問題、鄉村振興的切入點、打造鄉村振興的樣本、以六次產業理論為指導設計業態、連鎖的本地化策略。
袁學國博士強調,世界經濟有兩大趨勢:全球化和本地化,農村經濟需要重視本地化。日本的六次產業化是本地化策略,但不適合中國。中國農村經濟需要全球化和本地化相結合的發展策略。張來武教授的六次產業理論,最重要的是劃分出了數據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數據產業(或信息產業)本質上是全球化策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獲得規模經濟;文化創意產業是增加產品的多功能價值,可以為本地化策略服務。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要靠第四產業(數據產業)、第五產業(文化創意產業)來融合,否則就可能是簡單的堆砌,不會產生新價值。為此,尚農智庫提出了鄉村產業發展的一種策略:連鎖的本地化,它結合了本地化和全球化的優勢,凸顯了第四、第五產業的作用。綜合鄉村振興戰略要求和六次產業理論,尚農智庫提出了鄉村振興的樣本——城鄉融合發展空間模型。
最后,袁學國博士介紹了以六次產業劃分理論為指導設計的兩個項目——國家食品安全大數據平臺和印跡鄉村檔案館項目。
原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