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食品安全問題又成為兩會熱點議題之一。實際上,中央政府已經采取了很多措施解決食品安全問題。例如,“十二五”期間修訂了食品安全法等10部法律法規,完善了監管體系,制訂了新的國家標準近千項,查處食品安全違法案件95.8萬起。但是,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焦慮沒有明顯消退,我國食品安全形勢依然嚴峻。保障食品安全關鍵在農業,難點也在農業。說農業是關鍵,是因為農業是食品的主要來源;說農業是難點,是因為農產品生產經營方式更落后、更加難以管控。為此,必須下大力氣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當前,我國農村工作的重點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把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作為頭等大事來抓。首先,農產品的供需矛盾不僅表現在品種結構上,更表現在產品質量上。隨著城鄉居民營養與健康意識的提高,對安全、綠色農產品的需求大幅度增加,但是供給嚴重不足。其次,提升質量安全水平是農業產業變革的重大推動力量。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必然要求農業生產的組織化、規模化、標準化,要求新的資本、技術、人才、信息要素進入農業,改造傳統生產經營方式。第三,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是檢驗政府作為的試金石。規范有序的市場環境是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前提,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著力點。人們都愿意扮演財神受人供奉,不愿意扮演鐘馗去捉鬼。從“管”的角度,政府部門應當多去捉鬼、少去散財,讓市場機制真正發揮作用,實現農產品質量優勝劣汰。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政府工作報告、《“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等文件對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已經作出了總體部署。接下來,需要有關部門、地方各級政府從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角度,把提升食品安全、特別是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納入年度績效考核指標,從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新型生產經營主體培育、農產品市場準入、強制性全程可追溯、質量安全認證、監督檢查等多個方面做出實質性的努力,讓人民群眾吃上放心食品。
2018-07-24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農村也在同步發展,我們建設的是具有傳統文化的美麗鄉村,具有文化魅力的美麗鄉村。希望全社會共同關注,攜起手來,守護鄉村優秀文化,讓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鄉村文化能夠薪火相傳。
2018-07-09
2018-06-08
2017-06-21
2017-05-18
2020-05-13
2020年春節期間,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從武漢席卷全國。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疫情防控作出部署,各地快速反應,采取各種措施有效控制疫情蔓延。筆者通過電話、微信等形式,調研了四川、湖南、江蘇、山東、內蒙等部分地區的基層農業農村管理部門、農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普通農戶等主體,了解新型肺炎疫情對春節期間農產品生產及供應的影響和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存在的困難,臨近春耕備播,農時不等人,就此提出加強農產品供應保障和有序開展春耕備播的有效舉措。
2018-09-15
2018-07-21
2018-06-24
2018-06-08